连云港安神殡葬(www.lygbz.cn)4008341834,提供殡葬白事丧葬一条龙服务,提供寿衣,骨灰盒。
  1. 网站首页
  2. 资讯中心
  3. 内容详情

殡葬文化起源与发展

2024-08-27 59

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(如对死亡的称谓)、殡葬的操作(如丧礼)和殡葬实物(如纸钱、棺、墓地)中都寄托了1定的含义,即对人生的归宿、生命的价值、对永生的寻求、对现存社会的反应等,这些就构成殡葬文化。因此,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、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“含义”。 如殡葬观念的1些辞汇。中国人不直言死,多称“仙去”、“老了”、“作古”之类,这些称呼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。现在很多殡仪馆的吊唁厅也很少直称,多冠以它名。这些名词中都有很深的含义。它们大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3类寄托或认知:
  1类是自然山川,如日月厅、泰山厅或青松厅等,它们或与天地共存,或长青不老,均具有永久的意义;
  2类是道家羽化,逍遥极乐世界,如清莲厅、茜云厅、碧波厅、天乐宫、息园、憩园等,人们以此希望先人之灵永存;
  3类是后人表示永久不忘先人的恩德,如长禄厅、思亲楼等,宣扬了儒家的“孝文化”。
  人们在这1类命名上表达了人们重视生命、对人生的酷爱和寻求永久的人生观,力图冲淡死亡色采,和不忘先人恩德的报恩心理等。因此,人们就不愿直言死亡了。


  为何要殡?原来,殡最初的含义是表示亲属“不忍”死者很快地离去,和从容准备丧事,便于召集亲朋故旧前来吊唁。丧事祭奠用白色布做装潢(如祭幛、丧服),现在多大量使用鲜花布置灵堂;民间对先人灵柩或牌位磕头,或亲朋街邻绕灵3周以示告别等。追悼会(旧称辞灵仪式)类似于在给死者“出远门”送行,办1个“欢送会”。出殡时摔破1个碗,是示意“打发”死者出门,以避免其再来纠缠生者,或说是送1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。传统的土葬时用棺,中国民间传统称“寿器”,并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两头漆成红色。寿者,久长也。与此同时,还有寿衣、寿裤、寿鞋、寿袜、覆面巾等。墓地称“阴宅”,墓穴则称“千年屋”。古代中国人,要求死后有1块墓地,否则被认为是“死无葬身之地”,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回。因此此话也常经常使用作了人们之间的赌咒语。中国古代,父母亡故后,孝子居丧3年(实为2十7个月),期间不得“从吉”,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,如婚嫁、出外做官、经商等,意在推行“孝道”,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。天葬者则认为通过飞鸟食尽遗体,死者的灵魂就能够由此升天,如此等等。
  总之,这些活动和实物中也都是有“含义”的,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酷爱,寻求生命的永久,不忘先人恩德的报恩心理等。殡葬是生者依照自己对人生、生命的理解所创造的,它的终究目的还是生者。因此殡葬文化本质上是1种特殊的生存文化。因此,我们理解殡葬文化时,主要是领悟其中所蕴藏的含义,而我们要提升自己单位的殡葬文化水平时,也侧重在将某1健康的“含义”溶入到殡葬观念、殡葬服务和殡葬实物中去。